时值6月,正是海南酷暑难耐的时节,在海南省八所香蕉试验基地里,新栽的香蕉苗刚没过膝盖,火热的太阳烘烤着正在地里干活的人。连新来的年轻实习生都顶不住基地重体力劳作的辛苦和正午烈日炎炎下的酷热,出现了轻微中暑的迹象,正倚靠在树下休息,看着不远处穿着海南阿姨常穿的朴素衬衫,戴着田野村夫常戴的草帽,赤脚在田间地头埋头苦干的老大姐,心里充满了无限的敬佩。
她认真地采集土样并做好标记,不时地和身边的科研人员交流着,时而传来了爽朗的笑声,这位朴素、和蔼、认真、敬业的老大姐就是海口实验站的退休干部王英文。
在海口实验站,只要一提到“王姐”,上至站领导班子,下至科研一线职工,认识她的人都不由得对她竖起大拇指,纷纷为她点赞。
2009年,47岁的王英文离开了图书馆,结束了长达20年的图书管理员工作,来到了海口实验站在科研辅助岗位工作,直至退休。当时站里刚刚确定了从海口办事处转型成为科研所的发展方向,人才紧缺、百废待兴。然而新单位严峻的现状并没有击破全站职工的希望,而是激励他们更加勤奋工作,朝着心中美好的愿景努力,王英文便是其中一员。她总觉得自己还年轻,还可以做很多事情。
来到海口站后,王英文先后从事过农技推广、组培及科研试验工作,这些活都是最辛苦的工作,不但要经常外出下大田经受风吹日晒,还要付出巨大的体力。对于年纪渐长的王英文来说是种巨大的考验,但是,老大姐不断前进的动力源自对单位及工作的热爱,无论在哪个岗位她都表现得非常出色。除了承担正常岗位工作任务外,工作之余她还承担了海口站书刊报纸的征订和整理保管工作。
忙碌的时间总是过得很快,转眼就到2013年,王英文到了法定退休年龄。面对着用自己辛勤汗水浇筑的工作、逐渐走上正轨的耕作与栽培研究室、朝夕相处的同事,王英文感到十分的不舍。她总说:“我感觉自己并没有老,还可以为站里做很多事情。我愿意多和年轻人接触,这让我变得年轻有活力,有事干就感到生命有价值,生活有意义”。
考虑到王姐有在耕作与栽培研究室工作的经验,对研究室各区域示范基地情况、试验研究情况及工作内容比较了解,经站领导及研究室研究决定,返聘她继续担当耕作与栽培研究室科研辅助人员,帮助科研人员完成大田材料收集、实验室样品前处理等工作。还是原来的岗位,还是原来的同事,还能和年轻人在一起工作、学习、生活,王英文的心理别提有多高兴,工作起来更是充满了干劲。就这样,王姐又开始重返她熟悉的工作岗位。
王英文这位土生土长的海南人,长期奔走于海岛的各个乡镇,对海南农业基地及大田工作比较熟悉。除了耕作与栽培研究以外,站里其他研究室如果遇到完不成的大田工作任务,采集样品遇到困难,或是实验忙不过来的时候总会第一个想到王大姐。遗传育种研究室经常需要大量采集果品,测试生长性状,只要王大姐有空她总是主动过去搭把手、帮帮忙,有时甚至比育种室的人干得还多、忙得还晚。
栽培研究室所承担的项目课题一般都与大田劳作有关,每次出差都不是轻松的活儿,爬楼梯测数据,舞锄头采土样,田间试验中哪一个环节的工作都异常艰苦。王英文已经将常规试验的基本流程牢记在心,能够及时准备各个试验的前处理,如土壤采集后要进行的风干、过筛、装包;叶片采集后的烘干、粉碎、装袋等,好多新到实验室的实习生,在实验方面都要请教王大姐。栽培研究室何应对主任说:“每次只要出去采样和试验具体的事情总会交代王大姐去完成,因为她考虑问题比较全面,完成的工作让人满意”。
为了完成站里的转化目标,提高基地利用率,耕作栽培实验室全体人员齐上阵,利用实验间歇在香蕉地中轮种玉米。为了降低栽培过程中的人工成本,玉米地里的大事小事王大姐都做到亲力亲为。王英文认为科研人员应该安心在实验室做研究,下田的事情只要是她能干的都被她包揽在身上。为了确保种植的玉米安全环保,她认真研究种植绿色食品方案,施用有机肥,减少农药及化肥的污染,不但为食堂提供了真正放心的绿色食品,也打响了海口实验站成果转化的第一战,为科研人员开了个好头。
王英文非常理解科研工作的不易,一年到头科研人员都各自扑在工作岗位上,不但要完成每年的定量考核指标,还要完成获批项目的实施与验收,准备大量的资料申报新课题,撰写文章书籍等繁重工作。作为老大姐,她看着和自己孩子般大的年轻人每天忙忙碌碌很是心疼,她心里想到的,唯一能做的就是全身心投入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满腔热情地为科研人员服务。
刘永霞博士是体会最深的一位。刘博士自调入海口实验站以来,申请并承担了很多国家及省部级项目,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到海南省耕地改良项目,每个项目都离不开王英文的参与和帮助。科学实验最讲究时效性和准确性,由于采样时间是预期设定,试验方案里已明确的,所以偶有节假日也要到田间地头观察数据和采集样品。当大家都不愿意牺牲休息时间下大田的时候,王英文主动承担起这个任务,她总是笑呵呵地说:“我家孩子和爱人都不需要我照顾,周末在家也是闲着,让我去吧”。
同样的评价还有钟爽博士。每当谈及王英文的时候,这名号称海口实验站最刻苦、执着的博士感到既“无奈”又“敬佩”。无奈的是她的那一股不怕辛苦,一鼓作气的工作作风。酷暑的六月早上6点半从海口赶到东方采样,抵达公路出口后,还得蹒跚一个半小时的山路,到达八所香蕉基地时已接近中午11点。为了尽快开展工作,王英文在路边随便买点干粮就开始一天的土壤采集,直到晚上7点以后才能回到乐东县城,再辗转返回海口。一天时间要采集样品40-50个,连同行的年轻人都吃不消,然而已退休的老大姐却无怨无悔、干劲十足地一直在忙活着,直到完成任务为止。
无论泥泞的田间小路还是炎热的天气,她总是第一个出发。同事们时常劝她,一定要注意身体,但她总是笑着说,她知道自己的身体状况,让大家放心。王英文知道,样品采集时间长短对测量结果的误差有直接影响,所以她希望早一点完成样品采集工作,为回到实验室做前期准备及正式测量留有充足的时间,减小实验误差,确保实验在采样环节的准确性。
在生活上,王大姐是海口实验站职工的知心大姐姐。常言道“家有一老,如有一宝”王大姐就是大家伙的“宝”。她常常关心年轻人的身体情况及家庭情况,当有人遇到困难的时候,王大姐总是设身处地地为他们着想,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他们。
每到年关将至时,站里有一个传统,那就是全站职工携家属聚在一起包饺子,庆祝一年工作的顺利完成,鼓足干劲迎接新一年的挑战。准备百余人的晚餐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每到这个时候,总是王英文最忙的时候。她自动承担起大家聚餐的任务,从材料购买、合理分工、组织大家包饺子,到座位安排及最后打扫卫生收尾工作都少不了她。她知道去哪里买最便宜、最新鲜的菜,怎样才能让大家既吃得好又玩得开心。虽然聚餐下来吃得最少的是王大姐,忙碌了一天,体力透支已然没了胃口,但她心里比吃了饺子还感到美滋滋的,因大家的快乐而快乐,为一年来取得的成绩而高兴。
时间过得真快,返聘所里工作已经3年有余了。王英文说:“我很庆幸自己做了一辈子的热科人,把一辈子的满腔热血倾注在热科院这片热土上,热心为科研服务是我热爱热科院这片土地表达方式”。她常常感慨,如今院里和站里的基础条件、科研平台及人才条件等已经非常雄厚,研究室中年轻的博士、硕士一大批,变化如此之大,这是以前她怎么也没有想到的。“我现在还能和这些年轻人一起从事科研工作,这是我退休以来最愉快、最充实的事情”王英文如是说。
“王大姐有干劲、有担当,真正发挥了科研辅助的作用”。领导对王英文工作的认可让她很开心,她说这是自己努力工作的最大动力。
这就是王英文,一位善良耿直、乐于助人又严格要求自己的退休干部,一位用自己的工作激情和热情照亮科技人员的老师傅,一位用心血和母爱浇灌着年轻人的老大姐。她常说喜欢和年轻人待在一起,这样很有活力、有朝气,而对于年轻人来说,王英文同志同样是一面旗帜,彰显了言传身教、无私奉献,传递正能量的“泥腿子”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