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旧版
官微二维码
官网二维码
MENU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人才动态

南海网:中国热科院土壤专家徐明岗:因热爱坚守三十载 “盘”遍共和国五色国土

打印
【字体:

转发自南海网

民以食为天,吃饭自古就是一个国家天大的事。有土才有粮,研究土壤的专家,“操的心,比天大”。


徐明岗,是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热科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所长、海南大学博士生导师,我国土壤学领域的杰出学科带头人之一。他破译土壤有机质密码,改良酸瘦红壤,四度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


30年来,徐明岗矢志不渝地坚持在枯燥的“长期定位实验”中,细盘共和国黄、黑、红、灰、紫五色国土,积累9万个样品,获得150多万条基础数据,成为中国农业“收藏夹”里的珍贵数据。样品土壤的价值,换算成金钱,一克土比一克黄金更加贵重。


繁霜尽是心头血,散向千峰秋叶丹。因为热爱,他的工作模式,比“996”更疯狂,带领团队30年完成348篇高质量学术论文,几乎每月一篇!


仲春季,万物生。

40年前,学农是不得已


徐明岗是陕西杨陵人,今年58岁。他身材高大,头发微卷,语速很快。


爱思考,是他认为自己在中学时代“学习还行”的重要原因。1980年,恢复高考之初全国高考平均录取率为4%,而他所在的县重点高中重点班,50名同学考上45位,多被北大、天大、交大等名校录取。


同样高分的徐明岗志愿报的是中专,一心想快些跳出农门,早点为家里挣钱。然而他被调配至西北农业大学,专业是土壤学。


接到录取通知书,徐明岗“非常不情愿,相当不高兴”,在他看来,上农大就是学种地,终究还是与土坷拉打交道。迈入大学校门,他情绪低落,对专业并不热爱。这样的状态,足足持续了一个学期。


西北农大当时是原农业部部属8所重点院校之一,土壤学科曾为国家作出过重大贡献。老师的教导,光荣的校史,农耕古国对农业科技的迫切需求......一学期后,徐明岗在校报上发表文章----《我是怎样爱上西农的》,立志在土壤学领域做一个对国家有贡献的人。


   徐明岗属于慢热型选手,不会突然迸发出巨大的热情。他更愿意认真观察,冷静思考,充分预测困难,期间,他允许自己犹豫、放弃。


然而,当他下决心做一件事时,便会披荆斩棘,一往无前。


徐明岗对坚持是这样定义的:“成功与失败之间,没有太多的过渡地带。放弃也是一种选择,但要在动手前放弃,中途放弃,得不偿失。坚持下来,会获得很大的愉悦。一件事做好了,信心增强大于能力增强。”


一次彻悟,便是一生热爱。徐明岗接下来攻读硕士、博士以及博士后的专业均为土壤学方向。


777777.jpg

徐明岗与研究生在一起


30年来,手捧热土不放弃


1987年,徐明岗研究生毕业后,迎来一个重大机遇-----国家农田土壤肥力长期试验基地组建不久,急需土壤学人才。他进入陕西农科院、中国农科院工作,开始参与其中。


30多年来,他从参与到引领,组建形成29省42个长期试验网、362个农户长期监测网络,积累连续监测数据150万条,累计保存土壤---植物样品9万个,构建了中国农田土壤肥料长期试验网络。徐明岗细盘我国五大产粮区的土壤,推动了土壤学原始创新。


依靠这张巨网的支持,徐明岗致力于我国农田土壤肥力提升、退化土壤改良两大关键性课题研究,先后主持12个国家级项目。


有机质是土壤肥力和良田的核心,但是我国农田土壤有机质含量低,不足欧洲同类土壤的一半甚至更低。通过长期联网研究,徐明岗首次获得了农田投入有机物料的利用效率:16.3%!


这是有机质定量提升的技术参数,这一原创性发现填补了国际空白,被我国多位院士专家组评价为国际领先水平。徐明岗因此成为国内阐明农田土壤有机质演变规律与提升关键技术第一人。


徐明岗对土壤学的杰出贡献,获得殊荣加身:农业农村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周光召基金会首届“农业科学奖”、科技部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先进个人、农业部优秀党员、世界粮农组织土壤保护杰出贡献奖、美国农学会农业科学奖......


278个站点 让两成国土不酸瘦


徐明岗不仅能让低产田高产,还把中国老大难的酸瘦红土变得宜耕种。


点石成金,成色十足。


我国南方有17个省的土地是红壤,占国土面积的20%强,人口比例却高达41%。然而,红壤酸化严重,地力瘦弱,作物减产,甚至颗粒无收。对此,徐明岗主导,开展了大量长期试验和原创性研究,揭示了红壤农田酸化时空演变特征。他与团队研制了6 种具有改良红壤的复合调理剂产品,增产效益提高至15%以上。这些核心技术及产品形成了农业部行业技术规范及“酸化土壤改良”主推技术。


近3年来,徐明岗的这项核心技术在湖南、江西、福建等省推广1亿亩,作物增产近三成,累计新增经济效益近130亿元。


这些科研成果,来自国家农业农村部长期性、基础性工作。徐明岗在全国布局:扩展空间点位,建立278个农业土壤质量实验站,其中湖南祁阳红壤实验站成为全国农业野外科学实验站的先进典型,被誉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时代科技先锋,成为全国农业科技战线的一面旗帜。


长期实验有一个浪漫的别称:时间上开出的花朵。听起来很美,做起来太难了。想有所收获,要耐下心来,一件事情坚持做,重复做,用一辈子去做。


“做事情,如果抱着试一试的态度,那就别试了,太浪费时间。定了要做,逢山开道,遇水搭桥。坚持与放弃,一念之差,地狱与天堂之别。”


30多年来,徐明岗带领团队获国家科技进步奖4项、省部级一等奖2项,发表论文348篇。这些原创性研究被引用超过3000次;出版专著12部,涵盖全国六大土壤区域;42个长期定位试验,写下165万字实验记录。


终身的热爱 他比“996”更疯狂


2017年,徐明岗被原农业部派到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所工作,南亚所的同事们很快发现,“徐所比996更疯狂,堪称007。”徐所,是同事们对他的“昵称”。


“996”是当下热词,指每天从9:00工作至21:00,中间有一小时午餐时间,每周这样工作6天。同理,“007”指每天从零点工作到深夜,一周工作7天。

微信图片_20190430094612-0000.jpg

在国际会议上作学术报告


大家为他计算过工作时间,通常清晨七点到办公室,晚上10点以后才离开。他最珍惜的是17:00---22:00这段时间,“没人打扰,工作效率特别高。”晚上10点后,是他回复邮件,处理各种信息的时间。


中国工程院院士黎介寿手书座右铭“八小时以内出不了科学家。”这句话,徐明岗牢记心中。


“他的精力特别充沛,年轻人都跟不上。”在中国科学院工作的博士张旭博,十几年前师从徐明岗。当年老师出差回北京后,必定要到办公室接着工作,晚上十一二点离开,次日清晨七点多,他又坐在办公桌前了。“给他当学生时,他到实验室比我早,能从早上6点干到晚上12点。”


南亚所科技处副处长宋喜梅深有同感。她跟徐明岗出差时遇航班延误,所有人都在不停地询问、催促,焦急地转圈。“只有徐所抱着笔记本电脑一直在工作,段位之高,定力之强,印象深刻。”


有一次,徐明岗从外地出差返回,已是深夜10点,跟芒果课题组负责人王松标电话聊了一小时,两人探讨芒果晚熟机制对比实验的数据。“我做芒果研究15年,徐所跟我谈芒果,直接把我听晕了。”王松标十分好奇,“他啥时候学的。他从来没接触过芒果啊。”


“徐所刚来时,召集全所20多个课题组开会,要大家制定三年工作目标。会议先后开过四轮,他要求大家总结科研成果,讲清在全世界的科研地位。他鼓励我们走出去,进行学术交流,让外界知道我们在干什么。”


四轮会议期间,有一个细节被同事们津津乐道.徐明岗发现大家汇报用的PPT制作水平不高,干脆抽出时间,专门教大家如何做PPT,“徐所对细节要求完美。”

“徐所现在仍然坚持在一线工作,他只爱工作,没时间拥有别的爱好。”采访中,同事们集体“吐槽”,徐明岗马上纠正: “我也是喜欢体育运动的,经常散散步。”说完,他忍俊不禁,跟着大伙儿笑了起来。


也许,热爱到痴迷的状态,才能解释这种奋不顾身的科研精神。


中国热区有52万平方公里,世界热区是中国的100倍,中国的热区科研水平已领先全世界。南亚所成立快65年了,有很多科研成果已经达到国际水平。徐明岗接下来的奋斗目标,“要让南亚所的科研水平国际先进,国内领先。”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


六十多年,矢志不渝,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成立60多年来,一代代科学家为热带农业筚路蓝缕,呕心沥血,雕刻在土地上的科研成果,永远不朽。


七十年,长歌浩荡,共和国千万个农业科技工作者,为农业盛世拼搏着。农耕中国的百姓始终有一个美好的愿景,也是徐明岗们为之终生奋斗的理想------普天之下,莫非沃土!


草木蔓发,春山可望。春日里,万物生长,土地生机勃勃。


TO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