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中国热科院热带香料饮料科技创新团队荣膺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
覆盖热带香料饮料作物资源、育种、栽培、加工、产品研发等的全产业链科技攻关频传捷报;涵盖数千种奇花异草的兴隆热带植物园被誉为热带植物“百科全书”;创新研发的140多种产品吸引消费者频频回购……近期,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简称中国热科院)热带香料饮料科技创新团队凭借在香料饮料作物种质资源挖掘利用、新品种培育、资源高值化利用等方面的突出成绩,荣获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
多年来,该团队深耕主责主业,构建了我国热带香料饮料种质资源安全保存和鉴定评价技术体系,改善我国该领域种质资源偏少、育种材料欠缺的现状,使我国的胡椒、可可资源保存领先世界,选育出热研1号咖啡等新品种11个,培育了多个香料饮料新兴产业。
去年,产自海南兴隆的可可豆与比利时巧克力知名品牌皮尔·马克里尼结缘,海南兴科热带作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500公斤可可豆出口比利时。出口的海南可可豆被制作成主打原产地风味的“中国·海南二次方”巧克力,广受市场好评。今年以来,对方又两度追加订单。
中国热科院香料饮料研究所推动全产业链创新研究,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热科院香饮所可可研究中心主任李付鹏介绍,60多年来,该所科研人员陆续考察收集可可种质资源500多份,并建立了国内首个可可种质资源专类圃。在此基础上,选育出的“热引4号”可可风味独特,成为我国第一个具有知识产权的可可品种。
热科院香饮所附属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海南兴科热带作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研发了低温干燥与烘烤生香、超细精磨、科学赋香与固香、风味强化等关键加工技术,为制作精品巧克力进一步奠定了科技基础。目前,国内多家精品巧克力企业希望与公司合作开发高端纯脂巧克力产品。
在新技术赋能下,传统优势产业也在加速转型升级。我国胡椒产业规模和效益均居世界前列,关系到100多万热区农村人口收入。但近年来,优良品种匮乏、育苗技术水平低、连作障碍严重、传统泡水脱皮加工存在的污染严重、资源利用率低、加工效率和效益低等难题日益凸显。由热科院香饮所牵头完成的“胡椒全产业链提升关键技术创建与应用”成果,在攻克上述难题、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方面取得了关键突破性成果。
该成果负责人谷风林介绍,团队选育出具有耐荫特性的“热引1号”胡椒,并创建了间作槟榔消减连作障碍及增产增效配套技术,较单作胡椒平均亩产增加4成,在我国海南、云南,以及柬埔寨大面积示范推广。
“在加工方面,还创新研发胡椒果皮熟化连续脱皮脱胶、鲜果全利用等生态高值加工技术及配套设备。”谷风林说,新技术和设备应用后实现了大幅度节水,省时和省工一半以上,资源利用率提高3成,产品附加值提高5倍以上,构建了标准化加工技术体系。
与主粮等作物相比,香料饮料作物在我国种植规模不算大,但“小作物”同样可以成就大产业。“日常生活离不了,美容健康都需要。我们的工作目标就是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热科院香饮所所长唐冰指出,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升级趋势凸显,依托香料饮料作物开发的高品质食品、日化用品市场前景广阔。
而包括香料饮料作物等热带作物,必须通过加工实现产品创新和高值化利用。热科院香饮所研发出一系列香料饮料作物加工核心技术及其配套技术,先后在160多家企业推广应用。依托兴科公司,该所还围绕咖啡、胡椒、可可、香草兰等开发出12大类140多种产品。在该所打造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兴隆热带植物园内,相关产品备受游客青睐,通过旅游市场消费就可基本销售完毕。
60余年来,热科院香饮所持续深耕香料饮料科技创新,如今厚积薄发迎来“收获期”成果频频落地。该所香料饮料研究团队已获国家级、省部级成果奖励50项,通过审(认)定品种11个,制定行业和地方技术标准58项,申请并获授权发明专利86件、实用新型专利21件。
“这得益于三代科研人员围绕全程创新接续努力,在扎实的科研沉淀和积累中不断推陈出新。”唐冰介绍,目前香饮所已形成了老中青相互补充、结构合理的科研团队,并按照学科和产业两条主线,搭建了网状交叉的研究矩阵,建立了科学研究、产品开发、科普示范的三位一体发展模式。下一步,团队将继续坚持服务热带地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农业绿色发展,高质量科技供给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