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官微二维码
官网二维码
MENU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媒体报道

【海南日报】让海南西瓜甜出国门 海南农业专家党选民

打印
【字体:

从零开始 收集西瓜种质资源600多份


清晨6时,天色微亮,位于儋州的热科院蔬菜试验基地,一垄垄绿意盈盈的西瓜苗正在茁壮成长。戴上草帽,蹬上胶鞋,再往脖颈上搭一条毛巾,党选民就钻进了西瓜地里。这一待就是好几个小时。


用他的话来说,“做西瓜育种,就是要和时间赛跑。”走出西瓜地时,原本干净的汗衫、短裤沾上了泥土,腿上也落了好几个红肿的蚊子包,党选民却乐呵呵地笑,“从小爱吃西瓜的我,在海南与西瓜打交道有20多年了。”


西瓜是海南的优势农产品,但进入本世纪后,海南西瓜生产面临多重挑战,出现比较效益下降等问题。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西瓜品种结构单一、不能满足市场多元化消费需求。党选民刚到海南时,就发现了这个问题。


“海南西瓜种植领域的研究工作相对薄弱。”党选民说,缺乏育种材料,这对农业科研人员而言,就如“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想要做好西瓜产业,必须把西瓜育种材料这一关闯过去。这些年,党选民和团队从零开始,先后收集西瓜种质资源600多份。如今,他们选育出多个西瓜新品种,其中有6个西瓜新品种通过新品种的审定(认定)、3个品种获得植物新品种权保护,转让西瓜新品种权1个,填补了海南省小型西瓜育种的空白。


西瓜新品种的果实是甜蜜的,可育种的过程是艰辛的。“做西瓜育种,就要泡在地里。西瓜开花早,授粉时我们6点就要往地里钻。在田间工作不能蹲着或坐着,只能弯着腰。长时间工作下来,累得腰都直不起来。”党选民说自己不敢有一丝怠慢,因为海南高温高湿,稍有管理不当,研究工作就要前功尽弃。“


育种人要耐得住寂寞,经得起失败,敢坐冷板凳。”在党选民看来,育种需要勤奋,也需要运气,更需要时间,“就像是在跑马拉松,一旦初始路线出现偏差,最终结果很有可能是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努力付之东流”。


看到党选民这么拼,有同事曾不解地问:“老党,为什么要把自己搞得那么辛苦?”“其实我不觉得苦,只要一看到西瓜,我就安心了,这是一份乐趣。”党选民说。

结缘西瓜 援外工作受总统肯定


除了在海南做好西瓜品种选育工作,党选民还将这项技术带到国外去。2000年,中国与库克群岛刚刚建交不久,我国农业部门应库方请求,派遣2名蔬菜专家对库进行技术援助,党选民主动报了名。


“库克群岛是南太平洋群岛国家,那里风景优美,不过西瓜品种相对落后。”党选民介绍,他们在那边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对当地居民进行包括西瓜在内的瓜果蔬菜栽培技术指导和培训。


这也是党选民第一次出国做技术援助。“我们将中国的西瓜品种带到那边试验栽培,结出来的西瓜又好又甜,让当地居民深受震撼,他们自此对中国农业专家刮目相看。”党选民自豪地说。


由于技术服务工作做得好,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驻澳大利亚记者曾专程赴库克群岛对他们进行采访,并以“库克群岛的中国农艺师”在CCTV-4做了专题报道。时任库克群岛总统的温顿来驻地实验站视察工作时,还专门接见了农业援外专家。


“总统肯定了我们的贡献,对我们不远万里前来援助表示感谢。”令党选民感动的是,总统在得知他刚新婚不久,就只身前来技术援外,便马上安排外交部发去邀请函,请党选民的爱人前来度假。


“就好像在异国做了一场梦。”党选民回想起来,仍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往返的机票很贵,这是非常高的礼遇,也是对我工作的一种认可。”于是,原本计划半年回国的党选民又被盛情留下两个月。


育种工作是枯燥的,远在异国他乡是孤单的,如何排遣心中的寂寞?在那段时间里,闲暇时党选民会骑上自行车去环岛游,体验当地风土人情“。工作之余,我和同事们与村民合伙搭灶台,吃百家饭,因此,与当地人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对党选民来说,第一次出国援助虽然辛苦,但也收获颇丰,“库克群岛的官方语言是英语,是学习语言的好机会,这让我终身受益,也为之后技术援外和国际学术交流打下坚实的基础。”

走出国门 把育种栽培技术带去非洲


相比起库克群岛,刚果(布)的条件更加艰苦。2011年,为了帮助非洲国家发展农业生产,中国建立了援刚果(布)农业技术示范中心,党选民再次主动请缨,这次他提出了唯一的条件,“希望在做好中心工作的同时,能带上自己心爱的西瓜种质去育种”。


刚果(布)农业生产落后,中国农业援外专家们此行有三个任务:展示新品种、新技术;开展农业技术培训;指导当地农业生产。从2009年到2019年,党选民几乎每年都要往返于中国和刚果(布),其中最长的一次待了14个月零10天。


在刚果(布),为尽可能使中国的农业技术落地,中国农业援外专家们绞尽脑汁,因地制宜,没有有机肥,就带领当地人自制火烧土、堆肥来改良土壤;当地农民不会种,缺乏科学种植意识,就一对一结对子,手把手教技术。


“让我们最头疼的,是鼠患问题。”党选民印象深刻,当地老鼠和手指头一般小,却狡猾得很。“我们把种子播到地里,却迟迟不出苗,翻开地皮才发现,老鼠已经将种子吃光了!”


于是,党选民采用催芽的方式将种子提前催芽后再种到地里,没想到,老鼠竟连芽苗都吃。没有育苗条件,还怎么种西瓜?


“我们只好安排人力驱鼠。”党选民说,专家们轮流值班,在田地里拿着钢管一边走一边敲。不过,时间久了,难免有队员对这种“笨办法”有意见。作为团队负责人,党选民就把每晚最难熬的时间段安排给了自己。


在中国农业援外专家的细心呵护之下,最终西瓜长势比国内还好。如今示范中心种植的西瓜已经成为中国援刚果(布)农业技术示范中心一道亮丽的风景。


非洲疟疾肆虐,党选民也曾感染。“那时回国后发作,起初以为是感冒,不料状况越来越严重,跑了几家医院,甚至抽出脊髓液做检查,几经波折才确诊为恶性疟疾和慢性疟疾混合病症,好在最终康复了。”回忆起来,党选民觉得自己够幸运。


今年57岁的党选民是西瓜科研领域的一位“老兵”了,常年下地工作让他的膝关节落下了严重的风湿病,有时痛得上下楼梯都困难,更别提在地里一站就是几小时。不过,在他心中,种西瓜一直是个甜蜜的事业,他从中尝到了甜,想把这个甜分享给更多的人。


image.png


TO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