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官微二维码
官网二维码
MENU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媒体报道

【网易新闻】全球视野剖析热带农业!

打印
【字体:

7月29日,2022中国种子大会暨南繁硅谷论坛引起国内外种业界关注,1场主论坛、13场分论坛为行业奉上知识盛宴,其中世界热带农业科学高端发展论坛邀请了中国、法国、泰国等多国专家参与,研判热带农业发展形势,探讨未来发展方向,引发参会者热烈反响。



论坛现场


“全球5300万平方公里的热区为热带农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空间,也为热带农业科技国际合作提供了广阔的平台,热带农业科技大有可为。”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以下简称“中国热科院”)院长黄三文表示。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院长黄三文发表致辞


热带农业举足轻重


极具发展前景


热带农业在全球农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天然橡胶、油棕、甘蔗、木薯等热带作物是全球重要工业原料来源,咖啡、可可、胡椒、香蕉等是重要消费品,同时热带地区也是全球粮食的主产地,全球共有100多个国家种植木薯,总面积4.13亿亩,总产量3.04亿吨,是世界10余亿人口的主要粮食,在全球粮食安全中不可或缺。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驻华代表文康农致辞表示,新冠肺炎疫情、气候变化等复杂环境导致农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这要求我们建立更包容、更高效、更具弹性和更可持续的农业食品体系。报告显示,2021年,全世界约有23亿人处于中度或重度粮食不安全状态,11.7%的全球人口面临粮食紧缺情况。在此背景下,热带地区农业国际合作和科技创新将比以往任何时候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助力粮农组织《2022-2031年战略框架》确立的“四个更好”:更好生产、更好营养、更好环境和更好生活,不让任何人掉队目标的实现。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驻华代表文康农


联合国粮农组织热带农业平台(TAP)秘书长Selvaraju Ramasamy通过远程视频致辞。热带农业平台长期致力于农业创新体系能力提升,从个体、国家和区域三个层级的能力建设进行了总体设计和项目实施,对热带农业多维度创新能力提升发挥着重要指导作用。


中国热科院作为粮农组织的参考中心和联合国粮农组织热带农业平台的重要成员,将先进技术带给更多有需要的发展中国家,例如参与粮农组织发起的“一国一品”特色农产品绿色发展全球行动、在斯里兰卡的南南合作及世界香蕉论坛等活动。


2021年,中国热科院先后与粮农组织(FAO)、世界粮食计划署(WFP)就加强热带农业南南合作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旨在深化热带农业南南合作,加强同其他发展中国家分享中国在热带农业领域的技术解决方案、实践经验和发展途径,提升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粮食安全水平,加快发展中国家的减贫减饥。



论坛现场连线联合国粮农组织热带农业平台(TAP)秘书长Selvaraju Ramasamy


优品种 强技术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生物安全


南京农业大学副校长丁艳锋开展多年研究发现,气候变化对水稻生产带来适宜生长区扩展,种植界限北移,品质下降等方面的影响,建议采取以“品种”和“抗逆栽培”为核心的农艺措施适应气候变化,构建“抗逆、高效与减排” 协同的栽培技术体系,并采用“节水灌溉” 等减排措施减缓气候变化,保证作物高产的条件下实现碳减排。



南京农业大学副校长丁艳锋


咖啡、可可是重要的热带经济作物,与茶并称为世界三大饮料。拉美区域国际组织热带农业研究与高等教育中心(CATIE)罗兰多·塞尔达博士围绕全球咖啡、可可资源介绍创新利用情况,通过杂交育种等方式研发咖啡与可可的抗旱品种,减少气候变化带来的负面影响,未来将会投入更多研究进行创新,改善土壤质量,减少虫害,推出更多优质品种。


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主任马洪超全面分析了跨境动物疫病防控现状与措施。目前,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积极谋划跨境动物疫病监测与防控未来发展,力争在海南文昌建设热带跨境动物疫病与风险评估研究室,重点突出热带特色,瞄准热带虫媒病、热带水生动物、热带和进口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等前沿技术领域,努力突破一批热带动物疫病防治重大技术瓶颈,填补相关领域空白。



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主任马洪超


考虑到我国面临多种跨境动物疫病传入风险,下一步还将开展跨境动物疫病传入和区域扩散风险评估研究,发挥流行病学、数学、统计学等交叉学科优势,积极开展理论及方法上的创新,从传入风险评估、扩散趋势判断、防控措施评估等角度出发,创建不同的风险评估模型,为我国跨境动物疫病防控发挥关键作用。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农业大数据挖掘研究室主任崔运鹏针对现阶段农业大数据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建议要逐步建立完善农业农村数据采集渠道,重视底层涉农数据的治理,设立符合实际的标准体系,并考虑实际应用场景的问题解决,注重模型泛化能力,提升数据分析功能,解决实际问题。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农业大数据挖掘研究室主任崔运鹏


热带生物多样性丰富


生物遗传资源亟待创新利用


世界热带地区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拥有地球上约80%的陆地物种,为全球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丰富的遗传资源保障。


海南是国内唯一的热带岛屿,2020年6月,《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提出“建设全球热带农业中心”的重大任务,中国热带农业发展进入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期。


“热带牧草种质资源数量繁多、规模庞大。发展热带农业科学,热带牧草种质资源的收集和研究非常必要。”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刘国道介绍,海南已通过设立热带牧草种植资源圃、热带牧草种质中期库、离体库、热带牧草标本馆等措施构建牧草种质资源保存平台,在热带牧草种质资源收集和品种选育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他建议今后要立项支持国家牧草种质圃与牧草良种场建设,助力热带牧草产业发展。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刘国道


国际热带农业研究中心(CIAT)作为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CGIAR)的重要农业科研机构之一,木薯资源保存量世界领先,在木薯重要经济性状调控机制解析、生物育种、基因编辑具有较高研究水平。来自CIAT的乔纳森·纽比博士围绕木薯价值链作出全面分析,并介绍提升木薯产业价值的相关举措。


泰国、老挝、柬埔寨、缅甸、越南等东南亚国家以其优越的自然条件、肥沃的土地、相对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优良的农业资源禀赋成为亚洲乃至全球热带农业最具发展潜力的国家。泰国园艺研究所专家苏帕特拉博士以榴莲为主题,介绍了泰国榴莲的全产业链发展情况。



泰国园艺研究所专家苏帕特拉博士通过远程视频分享报告主题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处长、研究员刘永新介绍道,深蓝渔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广阔发展前景。海洋生物遗传资源开发是深蓝渔业长远发展的根本,要解析深蓝生物遗传新资源,支撑蛋白有效供给。


刘永新指出,拓展养殖绿色发展需要构建工业化养殖新模式,提升海洋资源开发效率需要优化捕捞生产新技术,实现产业链全面发展需要建立海陆连动加工 新业态,保障渔业安全生产需要组建全球渔业互联新网络。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处长、研究员刘永新


协同发展


深化热带农业科技国际合作


原中国农科院副院长、联合国粮农组织助理总干事王韧认为,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CGIAR)在提升农业生产力和自然资源的管理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为了全力应对新挑战,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亟需进行架构上的改革,建议重视研究中心的建设与作用,让发展中国家参与管理,提升话语权,提高组织效率和全球影响力,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中坚力量。



原中国农科院副院长、联合国粮农组织助理总干事王韧


国际热带农业研究所(IITA)是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CGIAR)下属研究中心之一,为非洲的减贫、减饥和自然资源退化提供解决方案。来自IITA的彼得·库拉科夫(Peter Kulakow)详细介绍了非洲农业科技创新与合作情况,国际热带农业研究所(IITA)助力非洲国家的农民改善生计,加强粮食和营养安全,增加就业,保护自然资源完整。


尼泊尔、不丹、印度、巴基斯坦等南亚地区的国家是世界热带农业的重要生产区。来自巴基斯坦费萨拉巴德农业大学的伊克拉尔·艾哈迈德·汗博士分享了中巴经济走廊机遇下农业创新与科学研究的最新情况,全面介绍了巴基斯坦在小麦抗性研究、芒果品种选育、豆类品种开发等农业生产的研究概况。



拉尔·艾哈迈德·汗博士通过远程视频介绍巴基斯坦农业发展情况


法国农业国际合作研究发展中心(CIRAD)是法国为热带和地中海地区可持续发展而成立的农业研究和国际合作机构,机构业务遍布世界各大洲约五十个国家,曾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开展合作。来自CIRAD的弗朗索瓦·罗杰博士认为,CIRAD与中国农业机构的合作可以深入拓展至其他领域,推出新的国际倡议助力农业健康发展。


世界粮食计划署农村发展卓越中心博士贾焰介绍了世界粮食计划署(WFP)南南合作机制的构架与运转情况,并分享南南合作在农作物价值链提升、养殖系统采后减损、灾害风险控制及减少、应对气候变化、减贫创新等主要领域的工作成效与最新进展。贾焰表示,中国致力于携手南南合作,共促热带农业发展。



世界粮食计划署农村发展卓越中心博士贾焰


报道链接:全球视野剖析热带农业!


TO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