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农业 懂技术 善经营 海南西部新型农民回乡干出“大事业”
翠绿欲滴的荔枝树上硕果累累,林下一只只儋州鸡觅食正欢……在儋州市那大镇侨南村的荔枝园里,“园主”符学文爽朗的笑声中掩不住兴奋:“现在搞林下经济的效益不错,说明当初从大城市回来当农民的选择没有错!”
2013年之前,符学文在深圳从事广告经营,积累了一定的资本后,他决定回乡种荔枝发展林下经济,2016年他的产业园出栏儋州鸡8万多只、生产荔枝10万余斤。
在我省西部,符学文式的新型职业农民正不断涌现。而位于儋州的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中心,近3年为西部培训农民逾万人次,成为农民回乡创业的“大后方”。
传统农民“充电”做产业
“只有掌握了扎实的技术和知识,创业才有底气!”符学文说,回乡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走进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中心参加培训。
如今,不满足于现状的他,正在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经济管理。他感慨地说:“在培训中心学到的不仅仅是技术,老师们对我们的鼓励和支持,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同样有斗志的钟志慧,也致力于发展林下经济。他告诉记者,在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中心参加培训后,不但学到了农业实用技术,还掌握了科学的风险评估知识,这让他认识到立体式发展更能抵抗风险。如今,他在儋州市那大镇已种植木瓜20余亩,并在木瓜林下养鸡2000多只。
不仅仅如此,昌江黎族自治县的王宏,将在培训中心学到的水产养殖技术,运用到实践中,如今他的水产养殖基地已由最初的50亩扩展到120亩,年产值达到500万元……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犹如发动机,让不少当地群众充满了创业激情。
大学生回乡当新型农民
“90后”谢文汉,看上去比同龄人更显成熟。谢文汉大学读的是电商专业,但毕业后他没有投简历找工作,而是选择了“回炉”:2015年,他到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中心学习种植养殖技术。
“儋州是农业大市,西部腹地广阔,搞现代农业不会错,关键是提高科技含量。”谢文汉说。2016年,谢文汉回到儋州市海头镇旧洋村后,运用在培训中学到的技术,养殖了300多只黑山羊,并在当地开启了以电商平台销售黑山羊的新模式。今年以来,他又养殖了100多头母猪,生产规模逐步做大。
在海南西部,像谢文汉这样从农村考入大学,毕业后又回到村里当新型职业农民,并不少见。澄迈县金江镇的陈位强,大学毕业后,回乡种植沉香150余亩。东方市三家镇的吉昌超,大专毕业后,回乡养殖5亩罗非鱼、种植了100亩南瓜,并运用电商平台做营销……
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创业之前都去参加过技术培训,掌握了种植养殖技术。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见实效
畜牧养殖、林下经济、种桑养蚕、冬季瓜菜、西甜瓜、市场营销、“互联网+农业”……在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中心,培训表上精准的分类让人震撼,不仅有针对性很强的系列课程,还有田间地头实际操作。
带着泥土气息的多场培训,覆盖面越来越广。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科技信息研究所副所长高秀云介绍,近3年来,该中心在全省范围内培训农民2万余人次,其中西部地区逾万人次参训。
高秀云表示,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作为农业部直属“三院”之一,科技人才实力雄厚,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中心在热科院的坚强领导和有力支持下,秉承“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理念,争取在“十三五”期末,建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基地,努力打造全国科技服务“三农”的名品牌。
(转自:海南日报2017年5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