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内到非洲,这个儋州人做的事成了“一带一路”经典范例!
3月17日,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培育的华南16号木薯新品种,通过了由农业部南亚热作中心组织的专家现场鉴评。该品种母本为该院木薯华南8号、父本引自瑞士苏黎世工业大学,近年来在海南、广西等地完成24点次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经实地验收,该品种亩产3814.26公斤,比普通生产品种增产27.3%。
该品种的科研带头人,是国家木薯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李开绵研究员。
李开绵是地地道道的儋州人,1964年出生在我市新州镇攀步村,现任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副院长,是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服务儋州家乡是我的缘分和本分
“服务儋州家乡是我的缘分和本分。”李开绵的这句话,反映了儋州人的重情重义。
墙内开花,内外都香。自1987年工作以来,李开绵一直从事木薯遗传改良和新品种的推广利用工作。经过30年的努力,他带领的团队已培育了11个华南系列木薯新品种,获得20多个奖项。他还积极建设示范推广体系,在海南、广东、云南、广西等地成功推广木薯新品种,为农民脱贫增收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4月25日在儋州,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培育的华南16号木薯新品种。
但是,回想起华南系列木薯新品种推广过程,李开绵的脸上也显露出了艰辛:“刚去我们的一些村里推广的时候,不懂普通话的老人说我们都是骗子,是来骗他们的。”推广人员磨破了嘴皮,才有所成就。到了收获季节,新品种的产量之高出乎村民的意料之外。参与实验种植的兰洋镇番打村黎族同胞盘国平说:“当时一挖出来,就看到我们原来的本地木薯个头小、产量也少,而新品种大多了、产量也多。”新品种开始“吃香”起来。一段时间,黎汉同胞之间流传着“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木薯杆”的顺口溜。
这就是“参与式”推广模式的魅力。
事实证明,“参与式”木薯研究推广模式是成功的。它让农民们切身地感受到了新品种新技术带给他们生活上的新变化,也使品资所的木薯研究在与农民们广泛接触的实践中有了新的突破。
4月25日在儋州看另外一个木薯新品种。
松涛水库周边的白沙县孔八村,是最早的“参与式”试点之一。在10年前,这里还是一个扶贫黎族村,而现在,该村农民在科研人员和政府支持下,主动成立了“木薯协会”,走上了自我组织发展的道路,每年华南地区的木薯新品种基本上都由该村统一组织供应,平均一户农民种一年木薯收入至少1万多元。现在,该村户户砖瓦房,家家有摩托。该村村民符永全已经和中国热带科学院合作了十年,成了远近闻名的木薯技术“二传手”。
服务非洲黑人兄弟是我的使命和荣幸
“服务非洲黑人兄弟是我的使命和荣幸。”李开绵的这句话,反映了一个党员科学家对自身政治使命的果敢担当、对运用“中国智慧”推进人类粮食安全和减贫事业的无限追求和热爱。
木薯现在已经是全球范围内特别是非州、亚洲的10多亿人的粮食。中国在2006年11月中非合作论坛上宣布,将在非洲建立一批农业技术示范中心,不断发展中非友谊。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争得了“中国援建刚果(布)农业技术示范中心”项目建设任务,李开绵被任命为项目执行主任。该项目在刚果(布)的贡贝农场(农场本身就是中国政府1970年代开始援助刚果(布)而开办的,占地59公顷),于2008年启动,对木薯、香蕉、玉米、蔬菜和肉鸡蛋鸡等动植物全面进行示范种养。中国政府为此无偿总投资超过5400万元以上。
李开绵在刚果(布)项目基地木薯区。(李开绵提供)
2012年6月,刚果(布)农牧业部长里戈贝尔•马布恩杜考察该项目时说,这里的农业生产规模让他感到惊喜,为解决刚果(布)的粮食安全问题作出了积极贡献,已成为“中刚合作的典范”。
2015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南非出席中非合作论坛后,中非合作更加深广。
如今,作为“一带一路”的经典范例,该项目更加令人关注。
李开绵生动地总结说,“一带一路”具体细化落实到自己所从事的科研与服务方向上就是“木薯带头、项目铺路”。他和团队的科学家们引进国内木薯新品种到刚果(布)进行适应性试验,筛选出最适宜刚果(布)种植的木薯新品种在该项目内推广,提高了木薯产量。该项目示范基地产出的木薯、香蕉、玉米和肉鸡、蛋鸡等20多种产品已向当地部分农民和刚果(布)首都的中国大使馆、中资机构批量供应。培训工作也进入了正常轨道。培训的主要内容为木薯、香蕉、芒果和有关种养技术等等等。每次培训,总是座无虚席,课堂内外、田间地头,都是虚心听课的黑人兄弟。
今年,该项目正在努力打造成集热带农业科研、生产、观光和服务接待为一体的综合性经营实体,努力满足刚果(布)乃至周边国家对农畜产品的部分需求。同时,在该项目基础上建设起来的非洲热带农业技术培训中心,培训工作已初步覆盖了刚果(布)周边国家,将来还要逐步扩大到其它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