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热科院椰子所植物虫害研究团队在棕榈检疫性害虫红棕象甲的寄主定位方面取得进展。该研究成果初步揭示了红棕象甲雌虫定向危害椰子树冠的作用机制,为该虫的精准防控和引诱剂研发提供了技术和理论参考。
红棕象甲是危害椰子、椰枣等棕榈植物的重大害虫,也是我国重要的林业检疫害虫,但在其与寄主互作机制方面研究仍较少。研究团队采用代谢组和转录组相关技术,筛选出对红棕象甲雌虫具有吸引作用的椰子心叶关键气味化合物,确定了参与气味识别的关键气味结合蛋白(RferOBP3和RferOBP1768),并鉴定其基因功能。研究发现RferOBP3和RferOBP1768完整的开放阅读框基因序列长度分别为402 bp、399 bp,且属于蛋白家族中的Minus-C亚族并且两者在进化树的同一四级分支上,同时本研究进一步从蛋白功能上明确这两个RferOBPs与红棕象甲雌虫感知椰子心叶特异性气味分子的相关性。
图1暴露于两种特异性气味后红棕象甲雌虫触角中11个RferOBPs表达模式变化
图3 RferOBPs的三维结构图
相关成果以“Exploring the functional profiles of odorant binding proteins crucial for sensing key odorants in the new leaves of coconut palms in Rhynchophorus ferrugineus”为题发表于《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华中农业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袁伟钦为第一作者,椰子所研究所副研究员吕朝军与华中农业大学牛长缨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本研究得到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高层次人才项目及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资助。
原文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14181302400655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