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几日的海口人来说,第一个关键词是“做核酸”,很多人以为做核酸就是排个队、张开嘴、戳一下喉咙就结束了,但不知道服务保障核酸采集还需要很多环节的对接和协调,谁来做、在哪里做、怎么组织做等都是需要服务保障队伍解决的一系列问题。
马宇超,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海口院区核酸采集点的后勤服务保障人员,后勤服务中心第二党支部副书记,热科园管理服务公司副总经理,他的团队主要负责配合落实整个院区核酸检测服务保障和协调院区物业服务等工作。
“8月7号那天6点开始静态管理,我们第一次组织落实静态管理,好多细节需要跟院办公室对接”,热科园公司的人说,“凌晨2点还在微信群里布置工作,五点就要起来组织秩序维护人员,准备六点准时封闭院区西大门”。全员核酸以来,马宇超带领他的团队几乎每天起早贪黑,白天经常忙起来顾不上吃饭。因为他需要吃透政府疫情防控要求,再给协助单位部门职工分派任务,涉及到很多工作细节,服务保障就是要做好细节工作,不把细节落实到位,就是没有做好服务。
——有所不知的组织核酸检测服务流程
“8月6日下午接到社区的明日核酸检测通知,马上安排职工去社区搬运过来检测物资,布置院区核酸检测的点位。虽然7月底也组织过核酸检测,但这次没有那么多的医护人员,需要把检测点位减少一个,检测点位我们一般会和院的管理部门商量,选择既通风又遮阴的地方。”马宇超说道,定好点位后,就开始安排人员搭建遮阴棚。
第二天的核酸检测8:00开始,6:30马宇超又早早跑到检测点,和他的团队一起搬桌子,拉电线,安风扇,扛冰块,“不能让医护人员热着了,他们穿那么热的防护服……”,他心理总是揣着别人热不热,完全没有感觉到自己已经汗流浃背。
7:00马宇超安排车辆接医护人员至海口院区核酸检测点,并安排他们至休息区吃早餐。院里组织的志愿者也陆陆续续到达检测点,8:00全员核酸检测正常开始了,马宇超松了一口气,他蹲到一个角落开始吃早餐。一个包子还没吃完,院区东门口又打来电话,请示静态管理期间人员进出的问题,马宇超没有停,两口吃完手里的早餐,骑上自己的“雷公马”就往大门口跑。
作为党支部的副书记,热科园公司的副总经理,马宇超从来没有光指挥别人,自己不干,而是让别人干之前,自己先带头干,如果组织职工加班,他首先过来带头加班。这样不分周末与否,不分白天与否的日子,马宇超也不记得有多少次了。
“我是一名党员,还是支部的副书记,陈志权主任也要求我们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我必须要做到”,他这样说,也是这样做。
上午的核酸检测在志愿者一起努力下,有序而紧张的开展,马宇超几乎没有离开过现场,哪个检测点位缺少检测物资,他马上安排人手送过去,随时解答着现场检测人员提出的问题,家里卧病在床的老人是否检测?黄码人员几点过来检测?时时有电话打进来,请示物业服务其他事,逐一作出了安排。
没有人要求马宇超必须要做什么,他在检测期间完全可以回去补个觉休息一下,但是他没有,凭着对工作的热情和责任感,随时在现场工作。
临近中午,食堂给医护人员和志愿者准备了工作餐,马宇超骑上“雷公马”又去运餐了,并分送到各个检测点。连续几日有爱心商户赠送饮品、面包给医护人员和志愿者,他又忙着安排起来。
下午核酸检测结束后,将数据上报给社区,人员撤离,马宇超带领的团队开始收拾物资,一般遮阴棚是不用撤场的,但考虑比较周全的他说,“9日有热带低压,遮阴棚会被刮坏,我们要爱惜这些防疫物资”,光收拾几个检测点的物资,一个多小时就又过去了。马宇超这会儿有空坐在办公室,梳理全天的核酸检测,复盘一下,查找不足,记到小本子上,又到院区东门口查看进出管控工作。
核酸检测结束后清理现场
——静态管理是最考验服务保障人员的事
一般而言,我们认为后勤服务保障工作中,最难的是服务需要时时跟上,加班加点非常辛苦,但在与马宇超的沟通交流中,发现他说的考验服务保障的事不是身体上的辛苦。
“静态管理期间,管控院区大门进出是最考验我们的事”,马宇超说,原来,刚刚实施静态管理的那几日,很多职工不理解,总是有很多理由需要进出院区,例如老人想去需要去隔壁社区子女家吃饭,或者出去门口拿个快递买一把青菜,或者家里的桌子坏了需要找人进来维修……为此,值班的秩序维护人员耐心给职工和家属解释,有时候解释一遍不管用,还需要两遍、三遍,反复讲,还得耐心讲,尽管如此,仍然会有个别人不愿意接受,会有些情绪激动,但均被秩序维护人员想方设法给一一劝阻了,严格执行政府要求的静态管理规定。马宇超说“我们是服务保障人员,不能与职工和家属吵架。”“我们要站到职工和家属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不能硬碰硬”。有时候一句话要反复说,说到喉咙会哑。是的,群众无小事。在服务职工群众的过程中,他带着自己的团队时刻牢记初心,用岗位纪律约束言行,把每次的服务难题都当做是一次考验、当做是一次提升。
——“大家的心是在一起的”
就是这样,马宇超和他的团队顺利服务保障了一次又一次核酸检测服务,没有周末和工作日的区分,没有白天和黑夜的分别,随时有任务随时接应,随时有工作随时到位。他也有孩子和妻子需要他的陪伴,但他把陪伴更多的给了这个院区,给了他的职工群众和团队每个人。
古人语“感人心者,莫先乎情”,12次核酸检测,院区职工群众对核酸检测服务保障送出了大大的赞赏,对老同志的特别关照、对问题的耐心解答、对“大白”们的关心和照顾,院区进出有序的管控……这些都不是靠哪一件大事去体现的,而是在一言一语、一餐一饭,点点滴滴汇聚而成。马宇超带领他的团队心怀大局、耐心服务、负责到底,充当了全院区上下共同抗疫的润滑剂,用真情凝聚了各方力量和支持。
工作人员在搭建雨棚
当采访人员问马宇超这几天最大的感受是什么,他说“大家的心是在一起的”,这次共同抗击疫情,核酸检测点的志愿者的心与我们在一起,大家不认为服务是辛苦的,而是认为有机会服务大家很荣幸;队员的心与我们在一起,马宇超在协调安排队员紧急任务的时候,以前会顾及需要职工加班可能有抵触情绪,但这几日下来,工作安排非常顺畅,每个人都斗志昂扬,认为自己必须要为抗击疫情出力,让马宇超的内心深处也很温暖。
在这个伟大的新时代,虽有疫情艰难,但也让我们彼此拉进了心与心的距离,全院上下拧成一股绳,带动了更多人加入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共同抗疫中。马宇超是中国热科院后勤服务保障队伍的一个抗疫典型,他身后还站着一整支队伍,相信我们的共同努力,一定会打败疫情,还海南一个热情温暖的明天。